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创新相互制健康险探索慢病管理新方向

  ·   2025-07-07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的当下,如何借助商业健康险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助力2.6亿慢病人群从“被动治疗”迈向“主动防控”,成为完善国家多层次医疗体系的重要课题。相互保险以其独特的共建共治机制与非营利属性,作为普惠保险的典型代表,有效填补了社保与传统商业保险间的保障缺口,与医改目标高度契合。相互制健康险在此背景下,依托自身组织优势,积极创新服务与保障模式,在慢病管理领域崭露头角。

  2025年6月22日,恰逢相互保险获批筹备九周年。国内首家全国性相互保险组织——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简称“众惠相互”),长期深耕健康险领域,已从单纯提供基础保障(“保得了”),进阶到重视健康干预成效(“治得好”)与健康风险管控(“管得住”),构建起“响应政策-机制创新-科技赋能-生态协同”的服务闭环,推动健康管理与普惠保障有机融合。其探索彰显出相互制健康险为慢病管理开辟新路径、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的巨大潜力。

  回溯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将体重管理作为慢性病防控的关键切入点,积极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全民健康管理体系。这与相互保险“互助共济、风险共担”的核心理念相得益彰。相互保险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通过制度设计将保障需求与会员利益深度绑定,全力达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惠目标。

  医疗保障制度对于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从国际经验看,相互保险凭借共建共治设计与非营利特性,能够提供契合群众需求的补充保障,与我国医改及医保制度的公益导向一致。参保人兼具“被保险人与所有者”双重身份,这一特性使相互保险在卫生健康领域能够有效弥补社保与传统商业保险的保障短板。

  在慢病保障体系中,相互保险优势凸显:其一,助力搭建公平适度的保障机制,借由风险共济,将健康保障更广泛地覆盖弱势群体、带病人群及特定需求群体;其二,探索稳健可持续的筹资模式,其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强调权责对等,有利于完善社区互助机制;其三,提升保障效率与福利水平,作为投保人共有的组织,资产与盈余主要用于被保险人福利保障,在开展特定病种、药品保障等精细化服务方面潜力巨大;其四,推动健康管理关口前移,专注于慢病防控与健康风险减量管理,有力支持“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

  有别于股份制保险,相互保险由全体投保人共同所有,这使其更能聚焦被保险人的长期福利,为“一老一小”、带病体及慢病人群等保障薄弱群体,在医疗健康领域提供持续稳定的普惠服务。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作为国内相互保险的开拓者,始终以人民健康为核心,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赋能服务,积极探索相互制健康险的创新实践,为完善我国多层次医疗体系、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将坚守初心,持续深化相互制健康险创新实践,不断优化服务与保障体系,加强多方协同合作,全力推动我国慢病管理事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早日实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福祉筑牢防线。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