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尧 · 2025-10-3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 标签:中关村;城市更新;民生 | 打印
| 纠错 |
中关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计算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地标,在最近二十多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位于中关村西区的大融城项目, 在实施之前, 是始建于2002年的中关村广场,由中关村购物广场、家乐福等传统商业项目组成,建成时周边的楼盘全是计算机卖场,去中关村买电脑是当时北京居民对这片区域的主要印象。
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关村地区早已转型,曾经的大卖场所在的写字楼升级换代,目前入驻企业以数字技术、互联网金融、教育培训等产业为主,中关村广场地区公共空间活力不足、特色不鲜明、慢行系统不完善、地下交通体系利用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无法满足该区域就业人员对更高品质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中关村西区及大融城更新改造项目正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由政府引导加市场运作的模式开启。

2025年6月6日,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融城西区一家钓鱼主题体验店,吸引了不同年龄的市民和顾客前来钓鱼消费。(魏尧摄)
从老卖场到大融城的变化
早在“十四五”初期制定的《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中,中关村西区就被明确列入重点更新区域,大融城城市更新项目包含了东西区两个地块及相关城市公共空间,总面积约5.8公顷,建筑面积达5.67万平方米,其中大融城西区于今年5月开启营业,东区也计划将在年底营业。
大融城从规划设计伊始,就定位为“会呼吸的新一代城市生活理想地”,打造融合自然空间、商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公园式商业标杆。如今的大融城有别于传统商场,大面积的城市屋顶公园、两处下沉广场及立体绿化系统,公共空间充满了丰富的植被景观,市民进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立体的公园。
而在招商方面,也较过去发生了大的升级,大融城西区以餐饮为主,除了常规受欢迎的各档次餐馆基础上,还引入了米其林高端餐饮、西式餐酒吧定制店、精品超市等,随着东区的进一步开业,潮流创意品牌、跨界品牌、轻奢品牌定制等消费业态也将进入,通过首店经济、品牌孵化、科技赋能、艺术策展等多种方式打造年轻时尚的花园式购物中心。
9月28日晚在中关村广场举行的“人民城市 有机更新”为主题的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暨第三届城市更新体验周的开幕式上,40个城市更新获奖项目的揭晓成为重头戏。大融城名列14个“最佳实践”奖获奖项目。另外还有26个“优秀项目”。
据北京城市更新联盟介绍,获奖项目是从225个申报项目中经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决出,涵盖居住、商业、产业、科研教育、公共空间等多种类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晓龙对记者表示,中关村西区从电子卖场转型为城市公园商业综合体,尽显城市更新活力。他强调城市更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战略行动,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老城镇焕发新活力
从大融城项目可以看出城市更新的最大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求,而跟商业项目的更新相比,一个城市片区的更新更能关系广大老百姓的日常人居需要,丰台区长辛店就是当前北京市最大的片区类更新改造工程。

2025年9月28日,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暨北京城市更新周开幕式上,主持人白岩松正在介绍的城市更新最佳实践项长辛店老镇启动区(一期)项目。(魏尧摄)
长辛店位于北京城市的西南部,有着千年历史,早在明清时期就是北京重要的出京要道,曾经是北京地区现代工业文明的摇篮,一百多年前在这里建立了北京具有现代意义的铁路工厂,1958年这里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腾退,长辛店老镇长期面临功能缺失、空间杂乱、配套薄弱、设施落后等问题,
2024年3月,长辛店老镇的城市更新规划获得北京市政府的批复,项目采取“棚改+城市更新”模式,其中老镇全域沿用棚改政策完成搬迁腾退工作,划定上市地块范围,按照供地计划分期推进住宅范围的工地工作,剩余不属于上市地块的部分,按照风貌保护原则实施城市更新。
其中启动区一期是长辛店老镇项目最早实施的部分,建筑面积规模约1.8万平方米,已于去年年底开街亮相,一条“长辛国潮时尚街区”较过往的面貌可谓焕然一新,引入了诸多老北京特色的餐饮、文化消费店铺,设立了国潮时尚中心和非遗大师工坊等业态,“开街”之后先后举办了国潮国货节、长辛演艺国潮生活节等活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假日也举行了相关活动,大大增加了街区的活力和知名度。
在更新当中,长辛店项目也注重风貌保护,该街区历史建筑资源丰富,拥有火神庙、娘娘宫、劳动补习学校、工人俱乐部等国家级文保单位,所以在更新过程中,实施了“年代拼贴式”的策略,比如明清建筑的青砖合瓦,上世纪50-60年代的水磨石,70-80年代的红砖等,在具体实践中,大量使用了原材料、原工艺的维修,在项目城市更新的工程中,收集利用老砖约10万块、木质构建百余根,真实还原了该街区从明清到21世纪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如今居民和游客走在长辛店老镇街头,有一种既新潮又古老的独特体验。
丰台区副区长李国龙向记者介绍,长辛店老镇是《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颁布以来,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区域综合类城市更新项目,也是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标杆项目。项目承载千年街区记忆,实现了历史文脉传承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成为惠民工程、文化复兴与城市发展的典范。未来,丰台区将因地制宜,继续探索城市更新发展模式,为全国片区类城市更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十五五展望城市更新大发展
10月19日,历时20余天的北京城市更新体验周落下帷幕,在此期间,各种活动层出不穷,线下包括国际男篮3对3比赛、首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国际冰球邀请赛、城市更新体验周主会场科技市集以及120余个北京城市更新场景系列活动,有近80家市场主体共计举办150余项文商旅体活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统计数据,超过1700万人走进分布在北京各区的121个城市更新街区,消费总额超18亿元。
而在线上,美团、大众点评等主流生活消费类APP联动121个北京城市更新项目打造“好吃好玩更新北京”打卡城市更新场景赢取消费券活动,通过小游戏等多种打卡方式鼓励市民广泛参与,充分释放城市更新场景的消费潜力。
除了面向公众的体验活动,本届活动还举办了多场高层次论坛和政策研讨会,深入探讨城市更新的政策机制与实践路径。
9月28日,北京城市更新政策交流研讨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董珂在会上深入解读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则围绕城市更新领域的政策机制改革与创新进行了主题分享。在研讨会现场还发布了《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土地政策应用案例指引》,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9月29日,“看见·价值”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经验分享会在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举办。来自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区的项目代表,围绕老城保护、产业转型、社区治理、空间提质等主题展开分享交流。
北京市副市长穆鹏在出席今年城市更新体验周活动时介绍,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将城市更新内容从5大类12项扩展至8大类53项,“十四五”以来实施系列民生、发展、安全工程,成效显著:首都功能完善,中轴线申遗等成典范;民生福祉提升,改造老旧小区、平房院落等;发展动能增强,老旧厂房转型、商圈升级;韧性水平提升,更新管线、推进海绵城市等。
而在“十五五”时期,北京市将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推进制度创新,优化城市更新审批流程,完善配套政策;拓宽资金渠道,构建“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多元融资模式,设立城市更新基金;推动模式创新,围绕片区式更新,整体谋划一批站城融合、绿色空间、花园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街区、现代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完善治理体系,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市民参与规划决策与过程监督,形成城市更新的北京模式。
责编:姚斌
|
|
|||||||||||||||
产品专区 |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