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一带一路” 倡议引领中拉关系发展

《北京周报》记者 温晴  ·   2018-05-29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一带一路;中拉关系;时事
打印
纠错

察哈尔学会“一带一路”与中拉合作研讨会现场(温晴摄)

  中拉合作在过去近二十年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以经贸、产能领域的合作最为突出。但随着双边关系的深入发展,双方合作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在近期由察哈尔学会举办的“一带一路”与中拉合作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资深外交官一致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解决当前双方合作结构性困境的一个抓手和出路。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拉合作的深化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前驻古巴大使刘玉琴指出,“一带一路”自然延伸到拉美地区是基于双方共同的需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拉美国家反响积极,多个国家派出了高级代表团来参加去年中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中拉双边贸易额高达2600亿美元,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投资已经超过了2000亿美元。拉美对中国的出口热情很高,拉美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进口水果的最大来源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周志伟认为,“一带一路”有助于推进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他认为,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最核心问题就是缺乏完整的生产链,而互联互通程度不高,是限制地区生产链完整的最核心的要素。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倡的互联互通,若得以顺利实施,可以促进拉美地区进一步一体化。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拉关系向前一步提供了新的动力,但双方合作中仍需要加强了解、做好调研,以更好地实现互利双赢。 

  中央外办原副主任吕凤鼎指出,由于地理距离较远,中拉交往频率、人数、范围远远不足,一些拉美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上世纪7080年代。因此中国应该与拉美地区仍加强交往与相互了解。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拉美局原局长王华对这一观点也表示同意。他说,拉美地区包括30多个国家和10多个地区,制度、历史、文化、宗教不尽相同。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国别研究,不应把拉美作为一个整体。 

  中国前驻阿根廷大使张拓表示,搞好对接是中国在拉丁美洲“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好的关键之所在,包括理念对接,需求对接,层次对接、民生对接和多元对接。在需求对接层面,拉美在不断追求经济的多元化与高端化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探索与这一地区新的经贸与产能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双赢。同时,拉美的基础设施存在数量不足、部分老化的状况,因此,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潜力也有待进一步发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