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外媒报道:中国大力倡导珍惜粮食好风气

  ·   2020-09-16  ·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标签:粮食安全;中国;时事
打印
纠错

  参考消息网9月15日报道 俄新社莫斯科9月13日刊载题为《中国人将少吃一些》的报道,作者系记者索菲娅·梅利尼丘克。报道关注了中国餐饮的浪费现象,并介绍了一些遏制浪费的具体举措。报道编译如下:

  北京正在掀起节约粮食的大规模运动。民众对粮食的浪费令领导人震惊。宣传和监督机制有助于敦促民众珍惜粮食,然而,让中国人改变餐桌文化并不容易。

  “你吃了吗?”——这是中国人打招呼的惯用说法,相当于“你好吗?”因为如果对方吃得挺好,那就意味着他过得不错。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所有大事都在盛宴之后决定。即使是平常日子,餐桌上也很丰富。于是,很多时候饭菜吃不完,都被扔掉了。这种浪费恰恰是看似无害的传统的另一面。

  中国政府决心改变这种情况。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不久前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任何曾经去过中国餐馆和食堂的人都会同意他的看法。

  中国平均每年浪费1800万吨食物,相当于3000万人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中国不允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这个任务并不轻松,因为美食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烹饪是中国主要文化传统之一。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

  中国有多个菜系,如鲁菜、川菜、粤菜、浙菜等。食谱、食材、酱料和口味各有不同。

  中国人请客习惯点“一桌子菜”:菜是大家一起吃的,只有米饭是各人吃各人的。而且点菜的人通常都有这种想法:多点一些菜,每个菜浅尝辄止。

  如果客人吃不好,这对主人来说很没面子。餐桌上不能只剩下空盘子:倘若每盘菜都吃光了,就意味着客人们还没吃饱。结果,很多菜被剩下,然后丢到垃圾桶。

  这种铺张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与历史创伤有关。上世纪中叶,中国经历过粮食匮乏的时期,很多人对此记忆犹新。粮票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被废除。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民众的餐桌愈发丰富。中国人过得越来越富足,对食物也越来越不珍惜。

  武汉餐饮业协会建议餐厅推行“N-1”点餐模式,例如,10个人先点9个菜。如果吃不饱,稍后再加菜。

  政府还建议餐馆推广分餐制,改变多人伸筷子到同一个盘子里夹菜的现象。这也有利于避免交叉感染。

  上海市有关部门拟建立关于餐饮浪费行为的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等制度机制。哈尔滨市某机关在食堂的食物垃圾桶处安装了摄像头。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已经承诺将加强对“大胃王吃播”的管理。在这类“吃播”视频里,主播靠在很短时间内吃下大量食物博取点击率。例如,有位网红女主播在9分钟内吃了10包面条,在10秒内喝了1.25升可乐。该主播有3000多万粉丝。

  不过,在餐桌上铺张浪费是很多中国人好面子、摆阔气的下意识之举,要遏制起来并不容易。为了树立节约粮食的好风气,耐心的教育熏陶比干巴巴的禁令更有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