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美国强拉中国入局俄乌危机折射其一贯霸权心理

李莹莹  ·   2022-02-15  ·   来源:中国网
标签:美国;乌克兰局势;时事
打印
纠错

  近日,美国持续炒作“俄乌战争”说,声称俄罗斯将于冬奥会期间或之后入侵乌克兰。同时,美国官员频频点名中国,认为中国应该“利用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劝其悬崖勒马,防止局势发展失控”。美国此番炒作一方面是为了推进自身多重战略利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冷战思维作祟,视中俄为“对立集团”国家。而中国的“被站队”不仅折射出美国一贯的霸权心理,也暴露出其对中俄关系的认知臆测大于现实。

 

美国的如意算盘

  去年底,俄乌边境再次陷入紧张对峙状态,自此热度一直未能降下来。美国是背后的主要推手。1月份以来,继美国宣布撤离驻乌外交人员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盟友纷纷跟进。与此同时,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致力于“穿梭外交”,重启“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呼吁为紧张局势降温。从西方国家的反应来看,美国表面上虽在竭力谴责俄罗斯,实际却在对紧张局势推波助澜。其背后主要有几点考虑:

  一是通过塑造俄罗斯“侵略者”形象,强化对欧洲的控制。美国乐见俄欧关系紧张,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大对欧洲的天然气和军火出口。将俄罗斯塑造为“共同敌人”也有利于欧洲盟友重拾对美国的信心。此外,美国还可以借机加重欧洲对其在安全等方面的依赖,阻挠欧洲“战略自主”进程。

  二是进一步增强北约威慑力。冷战结束以来,北约存续的主要根基就是所谓的“俄罗斯威胁”。乌克兰危机后,随着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跌入冰点,北约的战略规划和战备水平都提高到新的水平。对美国来说,此次危机为巩固北约团结,增强北约对俄罗斯威慑力提供了新机遇。在当前紧张局势下,北约正持续加强在东翼的军事存在,并不断强化与乌克兰的军事合作。

  三是迎合国内“反俄情绪”,为中期选举作铺垫。近年来,美国两党和国会在反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拜登虽有意与俄构建“稳定、可预测”的关系,但却无法扭转两国关系不断恶化的态势。在民主党面对中期选举大考的背景下,拜登政府不断渲染战争气氛,也是不愿被国内精英和民众视为对俄示弱,对其造成负面影响。

 

中国“被站队”背后的逻辑

  美国拉中劝俄背后实际上是冷战思维“阴魂不散”。拜登政府将中俄两国视为需要被遏制打压的异己力量。在拜登及其圈内人士看来,西方国家与中俄的对抗是“民主与非民主之战”。除了炒作战争说,美国不少官员学者还鼓吹中国将在俄罗斯发动侵略战争之时对其进行支援。美国意图通过这番操作,进一步丑化抹黑中俄的国际形象。

  美国此番举动背后反映的也是其一贯的霸权心理。在此轮与俄罗斯的交锋中,美国及北约在俄罗斯提出的核心关切上丝毫不让步,而是将重点放在限制军演、导弹部署等技术性问题上,其主要考虑是维护自身在国际及地区秩序上的主导地位。美国认为,俄罗斯提出的防止北约进一步东扩等要求是对其霸权地位的蔑视和挑衅,中俄都必须服从于美国的战略利益。

 

中俄关系非美国所臆测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俄两国走近抱有高度警惕和疑虑心理。在他们看来,中俄“背靠背”协作是两国不断走向“结盟”的表现。随着中俄在国际层面以及在能源、军事、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两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准同盟”。这种认知与中俄关系实质存在较大偏差。

  首先,中俄两国能够长期友好的秘诀在于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对方内政。两国虽有各自的战略利益,但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互相理解对方的立场及其核心关切。两国既不干涉彼此的战略行动,也不会从中“使绊子”。乌克兰问题涉及俄罗斯核心利益,中国坚持一贯立场,主张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和平协商解决冲突。

  其次,两国坚决反对美国的霸凌行径,反对美国为了一己安全牺牲他国利益。中俄发布的联合声明中,提出了共同的民主观、安全观,其中大篇幅介绍了中俄两国对民主问题的看法,反对美国以意识形态划线,垄断民主定义权。两国还首次公开支持对方在地区问题上的立场,联合反对北约东扩,谴责美英澳三边伙伴关系(AUKUS)给地区带来的安全风险。两国联合发声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都感到自身安全受到了威胁。两国在反对美国追求“绝对安全”损害他国安全利益方面有共同的诉求。

  此外,两国关系发展迅速源于强大的内生动力。中俄两国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经济结构互补性强。2021年,中俄两国贸易达到1468.7亿美元,取得历史性突破。两国在核能、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大项目”合作持续推进,在农业、数字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合作表现抢眼。两国还在世贸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可以说,两国关系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会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和影响。(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助理研究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