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报》记者 原媛 · 2022-09-0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中拉交流;中国外文局;时事 | 打印
| 纠错 |
第五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9月1日至2日在南京举行,与会代表就学术界如何在加强中拉交流中发挥作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波9月1日下午在第五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发言。(原媛摄)
拉美作为离中国最遥远的大陆,很多国人对其了解不多。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波曾长期在拉美工作和生活,到访过大多数拉美国家。在他看来,拉美的文明很独特,既有别于东方文明,也不属于欧美的西方文明,它是糅合了多种文明的元素而自成一体的新文明。
高波认为,有三大问题对中拉关系的稳定发展形成挑战,值得深入研究。首先是美国对中拉关系的负面影响。拉美研究不应局限于拉美国家本身,而是要对国际大格局的深刻变化特别是中美之间的竞争进行深入探讨。其中包括美国的衰落问题、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影响等问题。
其次是拉美的国家风险问题。拉美的经济、政治体系相对脆弱,容易受到外生冲击的影响,发生经济金融危机和政治动荡的频率较高。针对这个问题,学术界应尝试建立国家风险的量化指标体系及预警机制,这在国际格局深刻变动、外生冲击显著增多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
第三是中国企业对拉投资问题。近些年来,中国在拉美的投资类型越来越多,投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涉及到矿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数字经济等等。但是,拉美的营商环境与中国、欧美国家都有很大不同,中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障碍。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企业通常采取与欧美企业组团投资、借助“中间人”解决问题等方法。但是,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与欧美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困难。聘用中间人也会受到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困扰。中国学术界应该更深入地研究拉美国家的政治生态和权力体系,而不是只关注宏观层面,要更加微观的层次入手,比如非政府组织、教会、社区等等,把拉美的权力地图搞清楚,让中国企业对拉美的国情有更清晰的认识。
南京师范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博士后杨新新认为,最近几年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都设立了拉美问题专门研究项目,但由于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重复研究的情况比较突出,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
北京中拉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立朝9月1日下午在第五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发言。(组织方供图)
北京中拉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立朝说尽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两届“拉美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 拉美华侨华人系列研讨会”,相较于东南亚等传统地区的侨务工作和华侨华人研究,国内各方对拉美华侨华人的认识,仍显薄弱,亟待加强。
作为中国第一家致力于推动中拉交流的民间机构,中拉文化交流中心在成立之后的3年时间,举办了多场线上线下论坛、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和在拉的中资企业代表和华人华侨进行深入交流。
“新时代中拉文明互学互鉴,华侨华人作为连接中拉两地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王立朝希望中拉文化交流中心在拉美问题研究方面为更多的学者提供资源和平台,在深化对拉美问题的研究做出贡献。
本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朝华出版社、美洲传播中心联合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等机构共同举办。自2017年创办以来,中拉文明对话已经成为中拉人文交流的重要品牌,为中拉对话和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