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加拿大对海康威视下“逐客令”为哪般?

  ·   2025-07-03  ·   来源:中国网
标签:海康威视;加拿大;时事
打印
纠错

  6月27日,加拿大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命令海康威视加拿大公司在120天内停止运营并关闭所有业务,同时禁止本国政府部门采购其产品。加拿大工业部长梅拉妮·乔利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声称海康威视“可能损害国家安全”,却并未提供任何实质性证据。对此,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应,指出加方此举是“典型的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对中国企业进行歧视性打压,严重干扰中加正常经贸合作。

  事实上,这已是加拿大政府在四个月内第二次对中国企业发难。今年2月,加方以“支持俄罗斯军民两用物资”为由,对20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短短半年之内,加拿大政府两次以“莫须有”的罪名制裁中国企业,其逻辑如出一辙:将地缘政治立场凌驾于市场规则之上,以行政命令替代法律证据。这种“泛化国家安全”的操作,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更让国际社会对加拿大营商环境的公正性产生质疑。

  此次被加拿大政府打击的海康威视,是全球安防领域的标杆企业,业务覆盖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其视频监控设备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在技术实力与合规经营方面均获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但加拿大政府仅凭海康威视的国有控股股权结构就对其进行有罪推定,显然是对中国企业赤裸裸的歧视。

  在加拿大对海康威视下达“逐客令”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政治动机。作为“五眼联盟”成员之一,加拿大封杀中国安防企业的步伐迟于美、英、澳等国。美国早在2019年就将海康威视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名单”;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在2022—2023年间先后宣布禁止政府部门采购或安装中国制造的监控设备。加拿大则因动作迟缓俨然成为“五眼联盟”中的“一眼”缺口。而此次加方对海康威视发难,恰逢美加贸易谈判的敏感时期。6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不满加对美征收“数字服务税”,宣布中止所有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仅两天后,加拿大政府就决定取消“数字服务税”,以求重启美加谈判。加拿大对海康威视下达“逐客令”与对美“认怂”的时间重叠或许并非巧合——不排除加方有借封杀海康威视向美纳“投名状”之嫌。

  加拿大总理卡尼自上台以来,虽然在口头上主张对美“强硬”,但在实际行动中仍无法摆脱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加拿大75%的出口依赖美国市场,而美国对加拿大的出口仅占其对外出口总额的11%。这种高度不对称的贸易关系,使加拿大在经济和外交上不得不对美亦步亦趋。特朗普甚至多次放言加拿大应成为美国“第51个州”。自今年3月美国对加拿大加征25%关税以来,加拿大对美出口下降15.7%,自美进口下降10.8%。当前,加拿大正面临国内经济下滑的巨大压力,亟需尽快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

  6月28日,中国商务部明确表态,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换取所谓关税减免,否则中方将坚决予以反制,维护自身正当利益。中方此言的指向性不言而喻。

  早在今年3月,中国就曾对加拿大菜籽油、油渣饼、豌豆征收100%关税,对猪肉、水产品加征25%关税,以反击加方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和钢铝产品单方面加征关税的歧视性政策。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农副食品占中国自加拿大进口总额的18.4%。中方的反制措施让加拿大的菜籽油价值一夜之间蒸发了10%。加拿大谷物种植协会主席塔拉·索耶控诉道:“加拿大农民被政府当作政治棋子,正为错误的决策付出沉重代价。”此次加拿大对海康威视下达的“逐客令”,或将进一步加剧中加之间的贸易摩擦,让更多加拿大普通民众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正在不断冲击世界经贸秩序的稳定性。加拿大若执意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不仅会严重损害中加贸易关系,更将自毁其“开放市场”的国际信誉。希望加方能够立即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错误做法,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唯有回归理性务实,中加经贸关系才能摆脱“政治绑架”,真正服务于两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