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贡献

兰辛珍  ·   2025-11-1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气候变化;中国贡献;时事
打印
纠错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市举办。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和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提交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迎来关键节点。

  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时,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拍摄的50万千瓦时风电项目配套输电线路建设现场(7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努尔别克·努尔曼 摄)

  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充分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担当,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也为中国“十五五”“十六五”期间接续大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与2015年和2020年提交的前两份国家自主贡献相比,此次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首次覆盖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表明中国气候治理已超越碳排放治理,转向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领域,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巨大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2005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年来这一理念内涵和实践应用不断深化拓展,已成为中国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最直接地带来了GDP能耗的降低。2024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之前提出,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以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2024年底中国风电、太阳能总装机容量达到13.5亿千瓦,提前六年就完成了清洁能源发展目标。今年6 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6.7 亿千瓦,占到了全球总量的近一半。按照这一速度,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的目标显然是科学的,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这一新目标也必定是能够完成的。

  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是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的一个重点。2024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9.8%,未来10年时间里至少要提升10个百分点,这也预示着未来中国在清洁能源装机量上将会有突破性进展。相比于其他目标,到2035年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的目标可能是最容易实现的。2024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超过 25%,森林蓄积量超过 200 亿立方米。而中国于2021年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2025年交易市场首次扩容,由单一发电行业又增加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未来碳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将扩大到主要高排放行业。

  中国在自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同时,加大同国际社会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和实施;通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

  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各国通过提交国家自主贡献积极表达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主动地积极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气候行动,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才能有效应对气候挑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作出了具体承诺,提出了具体目标,也用实际行动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仅有助于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