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十年间诞生5500余个新词 三成多新词生命力仅一年

  ·   2015-10-16  ·   来源:中国网
标签:新词;生活;文化
打印
纠错

  昨天,教育部发布《2014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梳理近十年来语言生活变化规律。十年间,我们的语言生活里共出现5514个新词,但新词往往昙花一现,三成多新词生命力也就一年。新词中还出现了不少低俗的“脏词”,专家认为,“脏词”毁坏汉语根基,建议设立“脏词清单”,呼吁媒体禁用“脏词”。

  

媒体用字每年约万个

  2005年,我国启动语言监测工程,至今已有十年。有关机构统计分析发现,每年媒体语料约10亿次,汉字使用呈现很强规律性,可概括为“千字万词”。

  用字方面,每年大众媒体上使用的汉字在1万个左右,覆盖语料80%的汉字量约600个,覆盖语料90%的汉字在1000个以内;用词方面,覆盖语料80%的词语数量在4700个左右,覆盖语料90%的词语约1.3万个。

  十年间,各年共用汉字在65%以上,各年独用汉字基本不到5%。专家从语料库提取到的200多万个词种中,出现最多的是人名,占比达三分之一,其次是机构名、地名等,普通词语仅占十分之一。

 

 “中国梦”“正能量”生命力强

  过去十年,社会转型,自媒体盛行,这也带动了语言生活的变化。

  十年间,我国语言生活里共出现5514个新词,记录着时代变迁。新词中以三音节居多,比如“某某门”“某某哥”“某客”“微某某”“被某某”“云某某”等。部分新词使用小众化,传播快,消亡也快,有三分之一的新词第二年就已经消失。例如2008年诞生的444条新词,在2009年出现千次以上的有“山寨”“上网本”“雷人”等26条,不再出现的有134条,例如“心碎假”“叮客”“朝朝对决”等。

  十年间,也有部分新词展现了强劲的生命力。专家依据使用率、使用周期、发展趋势等指标,计算出新词生命活力。生命活力指数最高的前十个词为“微博”“中国梦”“微信”“正能量”“电商”“80后/90后”“保障房”“大数据”“小长假”和“动车”,这些新词被称为“十大时代新词语”。

  

“脏词”泛滥伤及汉语根基

  近十年来,低俗、充满戾气的“脏词”也频繁出现,在网络语境中尤其严重。“脏词”一般分为脏话、低俗词语两类,比如“屌丝”“逼格”等。

  在2014年度国家语言监测语料库中,一些“脏词”甚至成为年度热词。今年春节兴起的“微信红包”提及频率甚至都输给了“逗比”等低俗词语。去年使用频次最高的“脏词”为“屌丝”,达1942次。

  “脏词”兴起令语言学家甚为担忧。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副主任程荣认为,这种以丑为美、以低俗为流行的价值取向将伤害汉语数千年的根基,使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华文明变味儿。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分析,网络低俗语言泛滥,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自媒体缺少把关人。她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建立“脏词清单”,主流媒体更应该以身作则,杜绝“脏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