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国美食为何申遗路维艰

  ·   2016-01-21  ·   来源:济南日报
标签:中餐申遗;孔府菜
打印
纠错

  近日,一则外媒对“中国拟将孔府菜申遗”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中国作为公认的美食王国,至今没有一项饮食走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但落后于同样是美食王国的法国,甚至不如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饮食文化集大成者的中国为何在申遗上屡屡败北?

 

  美食申遗早有前例

  “孔府菜”又称衍圣公府菜,味兼南北、积淀丰厚、礼俗绵长,2011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1,中国衍圣公府饮食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宣布将式启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请程序。

  中国美食申遗早有前例。早在2011年,中国烹饪技艺就进行第一次申遗,由于未符合申遗标准,最终没有成功。2015年3月,中国烹饪协会等提交了中国美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请。其中的“代表作”有广式烧鸭、剁椒蒸鱼扇文思豆腐羹、梅干菜焖牛排等,但也同样未能成功。

 

  申遗最大挑战是定位

  2010年,法餐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地中海饮食、土耳其传统美食相继加入。2013年,“韩国越冬泡菜”“日本料理和食”也相继成功申遗。

  中国有精湛的烹调技艺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为何却在美食申遗道路上屡屡败北?国家非遗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托介绍,中国美食申遗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中国美食的定位问题。中国饮食如何定位,选择哪一类内容申遗,一直没有形成成熟的意见,而且中国菜系众多,难以取舍,也是申遗难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孔府菜申遗被指没特色
中餐申遗,别忽略了美味之外的人情味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