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刘学慧:翻译工作者肩负着时代使命

  ·   2024-03-30  ·   来源:中国网
标签:中国翻译协会;文化
打印
纠错

  中国网3月30日讯(记者 王冉)“在新时代,翻译工作尤为重要,它可以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德语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学慧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当今的翻译工作者肩负着时代使命!”

  3月30日至31日,2024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长沙举行,刘学慧是受表彰的“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之一。这系中国翻译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译协”)首次对中青年翻译工作者进行表彰。对此殊荣,她谦虚地表示:“对我来说,这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它让更多的中青年翻译工作者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翻译是复杂的再创造过程” 

  刘学慧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翻译理论与教学,她的译著有《离心力》《痛苦的中国人》《形同陌路的时刻》等。凭借30年的实践经验,刘学慧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翻译理念,她坚信“翻译不是两个语言系统之间简单的符号转换,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再创造行为。”在她看来,在具体的实践中,任何单一的翻译理论都无法全面指导翻译工作。译者需要在具体的翻译情景中,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来确定翻译策略。“翻译具有交际功能,译者作为中间人,不仅要考虑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更要考虑受众能否接受和理解。”刘学慧说。

  在翻译实践中,刘学慧始终抱有敬畏之心。“很多时候不是无从下手,而是不敢下手”,刘学慧笑道。“翻译之前,我必须全方位地了解译入语类似篇章的体例范式和话语表达习惯。为此,我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平行阅读。”她回忆道,自己曾翻译过一篇学术类短文,虽然只有三、四页,每个单词都认识,但因为是陌生领域,她先去图书馆借阅了相关书籍,有了充分的理解后才着手翻译。她还谈到在翻译中遇到原文引用译入语俗语或名言名句的情况:“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译者一定要找到译入语原文,切忌随意翻译!”她补充道:“我们无法计算单位时间里翻译了多少字,因为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查阅、理解和体会原文上。”

  作为德语文学研究者,刘学慧还曾翻译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的作品。谈到这段经历,刘学慧直言:“非常有趣,像升级打怪一样!”在她看来,汉德克作为先锋派作家,有着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作品中,复杂的句法结构背后是重叠交织的画面,犹如蒙太奇创作手法。尽管其作品难度高,但她却乐在其中,“每当我理清了其字里行间的逻辑关系之后,就犹如走出迷宫一般,然后再用中文的语言习惯表达出来,这时会有一种翻译的快感!”

  谈及翻译和研究之间的关系,刘学慧坦言,“做文学翻译的前提,在于对作品本身的深刻理解;而翻译的过程,又能够促使译者对作品的理解上升到更高层次。所以说,翻译和研究是相互促进的。许多文学研究者都有译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新时代翻译专业前景更加乐观” 

  2024年1月下旬,在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中,新增“0551翻译”一级学科。这预示着翻译专业博士学位(以下简称“翻译专博”)呼之欲出。据了解,翻译专博旨在培养具备文化、语言、翻译技术、专业知识及科研与实践结合等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职业型翻译领军人才。

  “翻译专博的设立顺应了时代要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刘学慧表示,随着中外交流日益深入,翻译任务越来越重,迫切需要更多更专业的翻译人才。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深刻影响着翻译行业,但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的译者,必须具有学习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她进一步解释道,学习能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译者可以快速进入某个专业翻译情景之中,借助各种技术支撑,高效高质地完成翻译,这其中涉及相关信息的检索、专业知识的学习、技术软件的运用、突发问题的应对、翻译项目的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而专业判断能力,是指在人机结合的背景下,译者要对机器翻译的结果做出精准判断,不仅要判断对错,还要判断其适宜性。

  对于机器将取代人工等唱衰翻译专业的言论,刘学慧直言:“这完全是外行在煽动情绪,真正的内行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她解释道:“机器翻译以语料库为基础,依托强大的算法,在数字、术语等翻译中具有极大优势。但涉及到上下文的理解,特别是文化、文学类翻译时,人工智能就不灵了,因为它无法像人一样‘走心’。”

  在她看来,翻译有日常翻译和职场翻译之分,日常翻译出现在生活场景之中,比如国外旅游、交友聚会等,它不属于专业翻译的范畴,而职场翻译才代表真正的翻译行业,包括政治、经贸、文化等许多细分领域。“虽然技术的发展确实会代替大多数的日常翻译,但并不意味着职场翻译会被取代,因为职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民心相通,这是依靠算法的机器永远做不到的,人必须是最后的译审。”她坚信,“翻译专业在新时代将迎来新发展,翻译专业的前景更加乐观!”

  此外,刘学慧表示,翻译专博不同于翻译学博,专博培养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同时她强调,专博和学博是平等的,应该受到同等重视。在多年的教学中,刘学慧发现,尽管翻译专硕已经走过了17年,但各界对专业学位的认知依然不足,很多人甚至认为翻译专硕不如翻译学硕,包括就业单位和学生本人。实际上,学硕和专硕没有高低之分,只是侧重不同,一个重学术、一个重实践。因此,她呼吁,各界应消除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偏见;同时,高校应努力做好差异化教学,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用事实扭转各界的认知,促进专业学位的良性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的重点是‘好’字” 

  近年来,我国迎来了对外翻译的热潮,刘学慧也满腔热情投身其中。目前,她正主持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社会治理》(德文版)的翻译工作。“每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书单都是精品,从传统中国到当代中国,内容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这些都是中国故事,可以很好地宣介中国。”作为项目负责人,她深感肩上的重担:“我们不仅要将信息正确地传递出去,更要关注受众的接受度,确保译文能真正促进民心相通。”

  在刘学慧看来,“讲好中国故事”的重点是“好”字。“中国故事很多,我们也一直在讲,但如何讲好、讲得有趣易懂是一门大学问。译者肩负的时代使命就是,通过翻译传递感情、与受众平等交流,从而引发受众共鸣,最终实现共情。”

  刘学慧还谈到,翻译行业,特别是对外翻译领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国译协一直以来的工作。“作为我国翻译领域唯一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国译协具有权威性,它在翻译行业标准的制定、人才选拔、翻译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译者探索行业发展前景、交流学术思想搭建了平台。”此外,她表示,随着与高校交流合作的日益深入,由中国译协举办的“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全国口译大赛”“全国翻译技术大赛”等赛事影响力日益扩大,为学生提供了以赛促学的机会,“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进修交流的平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