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全球化vs逆全球化,“不确定时代”下的中国方案

关山度  ·   2022-06-2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全球化;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时事
打印
纠错

  人类关于全球化的讨论似乎从未停止过。  

  公元1世纪,从都城长安到西域罗马,商贸的星火延伸拓展成新生的丝路,亚欧大陆与东西文明由此交汇; 

  公元15世纪,从欧洲一隅至环球各地,财富的热望发展膨胀为新辟的航路,世界市场与商品经济从此繁荣; 

  及至21世纪,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地方主义,民粹主义,中国与世界,应依存?应割裂?供应链的波动,不安全的忧虑,全球化将衰落?或重构? 

  在这跌宕起伏的时刻,中国应如何提升全球治理核心竞争力? 

  619日至21日,近百位前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及国内外著名学者等政产学研各界精英,在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举办期间,围绕把握世界发展变局,应对全球危机——不确定时代的中国与全球化战略论坛主题,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共议中国与全球化热点议题。   

  621日,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举办期间,国内全球化研究学者在主题为“中国全球化30人圆桌: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分论坛上发表观点。该论坛由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联合主办。(全球化智库供图) 

    

跌宕起伏、绵延推进的全球化发展

  “全球化”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人类历史上,中国曾经是全球化的早期推动者,汉代的丝绸之路和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是典型代表。而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则普遍认为开始于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 

  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在世界舞台上开启海洋贸易,但他们并没有严格意义上想要去建立一套一以贯之的世界秩序。”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教授研究全球化历史多年,他在参加“中国全球化30人圆桌”研讨时指出,17世纪的荷兰和1819世纪的英国,主要靠军舰大炮来为他们主导海洋贸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立了一个体系。到20世纪,美国才开始重点通过推动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推动全球化。 

  在德国波恩大学全球化中心主任辜学武看来,目前真正实现的全球化,就是以资本为导向、以盈利为终极目标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这也正是当下全球化的动力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全球化依然是大势所趋。”辜学武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则认为,除了生产力层面之外,生产关系层面也不能忽视,它是全球化的另一个维度,影响着跨境流动的规则与秩序,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全球化是有周期性的,如果生产关系的规则和秩序适应不了跨境生产要素、商品流动,它就会阻碍全球化。”他说,“现在谈的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不同国家获得的全球化收益分配问题导致的。” 

  “全球化不是客观的、自然的、市场的行为,它需要有相应的政治意愿支撑。”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说,今后全球化的走向取决于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的博弈,市场是推动全球化的因素,政治可能是抑制全球化、反全球化的因素,比如说民粹主义和大国战略竞争等等 

  “在全球化进程中,有学者提出世界是平的,后来又有学者说世界是新的,其实前一段时间,我觉得世界是斜的,不均衡的。但现在,世界是乱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处在急剧的变动和演化之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发言中说。 

  “全球的投资贸易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互联网、物联网,空中导航系统、人工智能下一代基础设施和高科技应用发展都是为了互联互通,都是为了造福于人类,必然会使全球经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不是脱钩、对抗、阻断、重构。如果现在执意要推动一些政客出于去中国化而孤立其他国家的鼓噪,这些行为会受到反噬。”陈文玲表示。 

    

推进全球化,中国如何临危不乱

  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一直延续着全球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与之相伴的还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都在目前这一波全球化高潮中获得了发展机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说。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宁指出,中国积极拥抱全球化,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取得巨大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其国际地位和话语权都有所提高。这也让美国产生了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成全了中国的错觉,所以高举起逆全球化的大旗。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表示,中国希望和全世界保持连接性,而西方国家希望切断、弱化中国的连接性。他建议,在这样的乱局当中,中国应确保产业链的稳定、信息供给的稳定、国家边界的稳定,同时就当下突出的粮食安全、疫情安全,公共卫生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提出稳定的方案,并带头实施,率先践行。 

  “中国要做什么?第一,建立多边机制;第二,双边利益平衡和价值观念平衡;第三,单边开放,宁可自己吃亏多做一点,也要赢得大家的信任。” 辜学武表示。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黄仁伟认为,当前,美国和西方盟国想建立一个去中国或非西方世界不能参与的新的经济贸易体系和技术规则体系,但最终将导致美国和西方的商品短缺、能源和粮食短缺、资金短缺、劳动力短缺、以及全球治理赤字,即规则短缺。 

  “目前,新的全球要素供应者不是美国,而是中国。中国正在推动2.0版的全球化,与‘一带一路’进程相一致。”黄仁伟说,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世界最大的投资板块和贸易板块之一,主体是欧亚大陆的全联通,核心是欧亚大通道和陆海空多式联运,同时,“一带一路”的内涵也在从基础设施建设向数字、绿色、健康等领域扩展,是全球化的新内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